维生素是如何“维生”的——动物繁殖篇
发布时间:
2020-02-21 11:21
来源:
维生素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,大体上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。虽然不像糖类、蛋白质、脂肪那样提供能量或构成机体,但是却是动物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。维生素的种类很多,其功能也各有千秋。若是给维生素家族撰写一份族谱,那绝对是厚厚的一本,里面每种有名有姓的维生素,都不容小觑。鉴于动物繁育问题是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关注重点之一,本文将主要介绍两种与繁殖性能息息相关的维生素——维生素E和维生素A。
1.维生素E
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或抗不育因子,是脂溶性维生素中的一种,光听名字就知道其在动物繁殖过程中的份量。维生素E为淡黄色无色无味的油状物,不溶于水但是能够溶于油脂;耐热、耐酸碱、耐光照,但可被紫外光破坏;极易被氧化,日常可作抗氧化剂。由于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E,所以必须由日粮提供。不论是对雄性动物还是雌性动物的生殖性能,维生素E都发挥重要作用。研究表明,维生素E能够通过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,从而减少颗粒细胞凋亡,减少卵泡变性,增加窦卵泡数,提高卵巢的储备功能[1]。还有研究报道,维生素E能够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70-2 (HSP70-2)的表达从而提高睾酮水平[2, 3];同时一定浓度的维生素E对精子的顶体发生率具有正向调控作用[4]。有研究指出维生素E的缺乏会使哺乳动物繁殖性能降低,胚胎死亡率增高。若是在胎盘发育期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胎盘合胞滋养层细胞和胎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,从而导致胚胎发育不良甚至死亡,且其对种蛋的孵化率有显著影响,缺乏维生素E,种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[5]。Tareq等研究表明,补充维生素E能够改善猪卵巢卵泡生成、卵母细胞质量、受精率和胚胎发育[6]。
2.维生素A
而在众多维生素中,除维生素E会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外,维生素A在动物的繁殖过程中也非常重要。维生素A有两种,一种是维生素A醇,是最初的维生素A形态,而另一种是胡萝卜素,可在动物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的预成物质。维生素A不溶于水可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,对热、酸和碱稳定,但易被氧化破坏,尤其在紫外线条件下破坏更严重。有研究报道维生素A有助于细胞增殖与生长,当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,会影响雄性动物精索上皮产生精母细胞,雌性阴道上皮周期变化,也影响胎盘上皮,使胚胎形成受阻;同时还会引起诸如催化黄体酮前体形成所需要的酶的活性降低,使肾上腺、生殖腺及胎盘中类固醇的产生减少,这可能是其影响生殖功能的原因[7]。
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少,但因其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所以必须由饮食提供,尤其是实验动物采食比较单一,其营养几乎全部由配合饲料供应,一旦饲料中的维生素水平不能满足动物的需求或者添加不合理,就会威胁到动物的健康。我司的各种实验动物繁殖饲料均由专业配方师设计,具有二十多年供应全国各地实验动物生产的经验;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淀,维生素添加剂量合理稳定,实测值均符合国标要求,能够保证动物的繁殖性能,保障您的实验顺利进行。
参考文献:
[1] 陈桂丽等, 维生素E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进展.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. 2020. 21(01): p. 109-110.
[2] Khosravanian, N., et al., Testosterone and vitamin E administration up-regulated varicocele-reduced Hsp70-2 protein expression and ameliorated biochemical alterations. 2014. 31(3): p. 341-354.
[3] 乔辉等, 维生素E治疗大鼠少弱精症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.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. 2019. 16(11): p. 1-3+10.
[4] 陈梦然等, 维生素E和谷氨酰胺对兔精液获能的影响及获能相关基因的表达. 江苏农业科学. 2016. 44(08): p. 306-308.
[5] 赵星等, 维生素E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. (6): p. 62-65.
[6] Tareq, K.M.A., et al., Selenium and Vitamin E Improve the In Vitro Maturation, Fertilization and Culture to Blastocyst of Porcine Oocytes. 58(6): p. 621-628.
[7] 王仁华等, 江西饲料, 浅谈饲料中维生素A. (6): p. 25-26.
下一页
下一页